2023年外事年鉴
发布日期: 2024-05-08 09:0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威海市外事办公室

2023年,市外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大抓经济”思想,统筹推进“两个服务”,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推动落实,全市外事工作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外事经济”成效显著  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外事资源渠道优势,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率领威高集团、迪尚集团、联桥集团等企业代表团拜访英国、埃塞俄比亚等外国驻华使馆,对接全国对外友协、商务部、中科院等重要机构,积极推介威海产业优势,争取上级政策资源,为招商引资和企业“走出去”提供外事支持。市领导带队多次赴外交部汇报沟通中韩“四港联动”工作,促成签署《中韩多式联运(威海—仁川)试运行的谅解备忘录》,12月19日,中韩多式联运(威海—仁川)整车运输试运行,是中国首例“海陆空一体+滚装整车”国际多式联运模式创新。谋划举办了威海—坦桑尼亚经贸投资座谈会、威海—谢尔吉耶夫“丝路名城”对话会等十余次涉外经贸活动,为贸易投资、海洋渔业、城市建设等多领域对外交流搭建平台。2023年,共引进中信外包集团金融服务外包项目、威海红山峰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等10个项目,到位资金约1.5亿元。

外交大局保障有力  高效完成外交部、省委外办交给我市的各项对外任务。接待基里巴斯议会代表团、韩国济州道考察团等高级别团组来访38批229人次。经多方协调沟通,全力促成毛里求斯多用途船“佩洛斯巴纽斯”轮顺利交付,成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新标志。抢抓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生效机遇,引进尼加中国际事业公司,并专门邀请尼加拉瓜驻华大使访问威海,召开中尼(威海)经贸合作交流会助力企业发展,实现我市对中美洲合作新突破。

对非合作重点突破  从高层交往、民间交流、服务经济等角度切入,推动我市成为对非交流前沿阵地。先后接待包括毛里求斯、坦桑尼亚、津巴布韦、贝宁、南非、塞舌尔、科摩罗等7国大使在内的非洲11国21位驻华使节及政要参访威海。发挥高层来访作用为我市企业在非发展穿针引线,举办山东—非洲海洋合作发展对话会等一系列对非经贸洽谈活动,为威高集团、威建集团等40多家企业与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非洲驻华使馆、企业的经贸对接牵线搭桥。荣成市富顺渔工贸有限公司毛里塔尼亚渔业产业链项目、山东精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尼日利亚绿色工业发展项目入选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展。威海华坦供应链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综合服务合作区项目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

友好交往再添成果  立足提高城市国际化和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国际友城“朋友圈”。积极参与2023世界友城论坛、中非青年对话会等省级外事活动,新增罗马尼亚图尔达、韩国济州、塞内加尔瓦卡姆、俄罗斯谢尔吉耶夫4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市级友城增至25个。加强与联合国世界城地组织、博鳌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等国际组织联系,成为世界城地组织物流委员会创始会员。拓宽青少年国际交流,与威海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的“模拟上合组织”活动成为中国(山东)—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友好合作交流季八大活动品牌之一。

涉外管理力度加大  守牢安全底线,强化涉外安全“上中下游”治理,为经济发展提供外事保障。加强“上游治理”,承办省“外事惠企·公安护航”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境外安全保障工作培训班,常态化开展领事保护知识宣传,推广“平安丝路APP”,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有效提升企业海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风险防控,组织有关部门摸排我市在高风险国家和地区人员情况,积极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加强调度处置,及时与省级主管部门和国家部委对口司局进行沟通联系,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市在外非必要人员安全撤离工作。2023年共妥善处置领保和涉外案(事)件20余起。

城市外宣持续创新  用好友城、友人资源,推动城市外宣做出特色,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城市国际化形象。邀请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等使节参加我市精致城市论坛,让精致城市建设案例在国际平台交流传播。持续开展“外眼看威海”等外事特色活动,举办“我如此热爱威海”外语短视频大赛,创新推出《对话大使》系列电视专访,鼓励国内外友好人士从不同视角、以不同语言传递威海声音。评选出11名第十七批威海市荣誉市民,成功推荐3名山东省荣誉公民、1名山东省人民友好使者,涵养了一批国际友好人脉资源。与友城韩国富川市、马来西亚美里市开展友城外宣,在美里市设立中华文化之角并捐赠价值近万元中文图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友城。

窗口服务提质增效  面对新形势新政策新要求,持续优化外事审核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共审核审批因公出国团组81批338人次,办理因公护照304本、因公签证396人次。加强外事惠企便民政策宣传力度,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325批548人次、领事认证1335批3096份、来华邀请核实单131批274人次、日本因私签证1050人次,有力保障了我市企业、人员“请进来”和“走出去”。